探索

基金经理频繁流动 会伤害基民的持有体验

字号+ 作者:以狸至鼠网 来源:探索 2025-07-07 09:48:21 我要评论(0)

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每经评论员 李蕾岁末年初总是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的高峰期。有第三方统计显示,今年开年不过2个月时间,已经有超过300只公募基金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

炒股就看,基金经理权威,频繁专业,流动及时,伤害基全面,体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基金经理

每经评论员 李蕾

岁末年初总是频繁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的高峰期。有第三方统计显示,流动今年开年不过2个月时间,伤害基已经有超过300只公募基金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,体验同时有近30位基金经理离职卸任。基金经理2021年,频繁全年离任的流动基金经理为356名创下新高,2022年也有超过300名基金经理离任,伤害基再加上去年以来一众明星基金经理的体验离职、“奔私”,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业内常态。

俗话说“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”,这么多基民冲着基金经理去买了他们管理的产品,后者一旦离职,广大基民如何自处?

举个例子,2021年某知名基金经理发行了一只三年持有期基金,借着市场的东风和明星基金经理效应,首募规模将近80亿元。但距离首轮持有期结束还有一年多时间,在任职回报亏损超过30%的情况下,这名基金经理却选择卸任一走了之,对投资者的伤害可想而知。

就算不是行业顶尖的明星基金经理,一只基金频繁更换掌舵人,显然也不利于贯彻和坚持这只产品的投资策略,搞不好还容易出现风格漂移。试问这样的基金,又怎能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甚至业绩回报?

在日常投教中,基金公司都会告诉投资者,买基金要树立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。“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”这个行业痛点,大家在分析时也会经常提到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民拿不住基金,换手率高。那么,当基金经理也开始频繁流动,还怎样去告诉基民应该耐心等待摘取“时间的玫瑰”?

当然,近几年来,在各大基金公司着力打造投资平台和人才梯队的趋势下,个人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力相比此前确实有所降低。

行业内很多基金公司为了减少“台柱子”带来的风险,在发展路线上开始追求体系化、平台化、多样化。具体来说,就是更重视投研团队整体实力的培养,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固的体系,希望通过这样的路径来应对市场的复杂多变,而不是依靠某一个个人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公司开始积极探寻以老带新、新老搭配的方式,建立起阶梯化的人才矩阵,也将更多新人基金经理推到台前。不过客观来说,在基金经理离任,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,接任者能否保持相似的投资风格、延续较好的投资业绩,都是未知数,“新老搭配”能否奏效也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总而言之,除了行业正常的人才流动之外,一方面怎样能更好地“留人”,另一方面怎样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矩阵与后备力量,不要让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与离职来伤害投资者的持有体验,是各家公募基金公司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加速落地

    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加速落地

    2025-07-07 09:32

  •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:中美之间航班数量马上将增加

   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:中美之间航班数量马上将增加

    2025-07-07 09:21

  • 郑渊洁谈人教版教材:有主编把自己和朋友作品选进来,出问题是迟早的

    郑渊洁谈人教版教材:有主编把自己和朋友作品选进来,出问题是迟早的

    2025-07-07 09:00

  • 新任青海省委常委乌拉孜别克·热苏力汗兼任海东市委书记

    新任青海省委常委乌拉孜别克·热苏力汗兼任海东市委书记

    2025-07-07 07:55
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