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元的玉米为什么“不贵”
来源:北京商报
近日,不贵网红辛巴称东方甄选将批发价7毛钱的元的玉米玉米加价卖到6元,丧了良心。不贵随后新东方主播董宇辉回应,元的玉米东方甄选卖的不贵玉米,收购价已经2元,元的玉米且根本没有暴利,不贵赚很少的元的玉米钱。
7毛钱的不贵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?6元一根贵不贵?中间的差价去哪了?打着助农旗号的直播电商,真的元的玉米能帮农民提高收入吗?网友抛出的一连串灵魂考问,让助农的不贵话题热度居高不下。
虽然辛巴最后在直播间鞠躬道歉,元的玉米但不代表这种对中间商的不贵天然“敌意”消失。而辛巴挑起的元的玉米战火,连农民自己都不买账。不贵抖音上的五常大姐“刘美娜”怼辛巴,抛开品质谈价格,不叫助农,这叫损。
中国农产品产业链薄弱,农户、中间商、直播,都会深感赚钱不易。一味喊着消灭中间商的那些人,未必是真正从助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。
电商助农是不是伪命题,关键点不在于电商的角色以及中间商到底赚取了多少差价,而在于各个环节能否各司其职,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,实现农产品的高度流通,最终才是有效地助农。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在助农这件事上,永远是孤掌难鸣。不要总想着消灭中间商,消灭中间商也消灭不了差价,消灭中间商意味着消灭分工和专业。
农户不是割裂于产业链之外的存在。相反,农户是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其中一环,现代商业逻辑下合理的供应链体系,不是只有中间商赚钱,更不是只有农户赚钱。
电商助农不是倾销劣质积压农产品的工具,更不是借此压价大批量采购的筹码。而是让农户能够把货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,而后续供应链上的各环节也能赚到钱,解决农业“小散弱”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,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。
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,也是最现实的助农。整个链条有机协作的根本,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无限缩短,彼此信息对称,供需相拥。
市场上卖6元的玉米,相较于平价的大路货,可能育种、土壤要求、种植成本更高,品质更好。无论是电商搭台,还是菜场出力,后续的渠道成本也有不同,只要能让这些优质玉米触及到目标客户,实现精准对位,“6元”和“7毛钱”就不再具备可比性。
农民对于生活的期盼不止于单层次的脱贫增收。助农要在提前锁定需求、降低滞销风险的基础上,推动农业现代化,保障商户的确定性收益,让农户在种植上投入更多精力,获取更大回报。
如果把助农的概念扩大,便是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落后环节进行攻关,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能力,助力产业链的进阶,把最新的技术商用,创造更多更有竞争力的玉米占有市场。
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
(责任编辑:时尚)
- 15家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
- 又有A股董事长被查、被留置!公司总市值89亿
- 中粮期货9月FOMC点评:非常鹰
-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:美联储加息75BP 贵金属维持震荡
-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今天进行首次出舱活动
- 福特汽车跌5% 推迟了部分汽车的发货时间
-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研究成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
- 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运营,杭州西、富阳西、桐庐东站同步投用
- 交易商协会: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“第二支箭”继续发力
- 北京五环内12米以上道路将全部施划自行车道
- 国家发展改革委:我国已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 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00多亿元
- 重要股东频繁减持,雷军已套现16亿元,石头科技股价还会跌吗?
- 北京公布2022年红色旅游景区景点
- 华尔街最乐观!小摩:美经济明年若陷入深度衰退 美联储料降息救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