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春力量”焕新非遗传承
刚刚过去的青春力量新春佳节,传统剪纸、焕新面人、非遗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各地春节活动增彩添色。传承
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。青春力量截至目前,焕新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,非遗成为展示中国形象、传承传播中国声音的青春力量重要内容。让非遗“活下来”“火起来”,焕新离不开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的非遗坚守、传承和创新。传承
近年来,青春力量越来越多的焕新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轻人苦学技艺,成为非遗传承人,非遗他们用双手和智慧,让非遗焕发出新光彩。他们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,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,让老技艺更加贴近生活。例如,彩陶等“老物件儿”在青年非遗传承人的设计下,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“潮玩”;非遗创作搭上文创、直播“快车”,在网络上频频“出圈”……
《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。当前,社会各界正积极营造鼓励非遗等传统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,并通过健全非遗人才成长培养机制,让非遗人才发展有平台有舞台。
做好非遗传承,任重道远。如何守住初心、顺应时代、敢于创新,让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并绽放光彩,值得思考和探索。
顺应时代,敢于创新。非遗的保护传承,重在融入现代生活、展现当代价值。对于青年非遗传承人来说,把传统技艺和新时代的生活审美结合起来,需要做出更多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。但创新亦要守正,要坚守其本味,不可华而不实。此外,还需要具备“互联网+”思维,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改造和广泛传播传统技艺,让其更加贴近生活,从小圈子逐步走向大市场。
执着专注,苦练技艺。非遗之所以珍贵,不仅源于其所传递出的历史厚重感,而且源于精妙的技艺、高超的水平。要掌握甚至精通一门传统技艺不可能一蹴而就,拼的是日积月累、勤学苦练。须怀有敬畏之心、耐得住寂寞,埋头虚心学习、苦练过硬本领,以“工匠精神”要求自己,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。
传承文化,发扬光大。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。青年非遗传承人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,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,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昊志机电“汤氏姐弟”被立案,被抓的叶飞又立功了?
- “宝能系”正在失去韶能股份第一大股东之位,旗下多家公司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
- 伙同兄弟搞老鼠仓,非法获利2355万元!侦查期间还向公职人员行贿超百万,法院判了...
- 专项再贷款再迎新:推进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额度2000亿
- 推特乱局加深:继续裁员,世界杯期间50%几率崩溃
- 97年清华学霸创业,曾努力伪装成熟|寻找95后创业者
- 23天19板,股份面临拍卖,实控人失联,小米将接盘ST曙光控股权?
- 家族信托业务规模逆势大涨 多家机构今年新增超百亿
- 改革激发动力 央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再提速
- 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破产,“瘦身”后能否轻松?与恒瑞医药同年上市,曾经营收超恒瑞,现在市值仅剩恒瑞零头
- 管涛:如期而至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纠偏
- 75后政策行分行长接棒 57岁郑州银行行长因达退职年龄卸任
-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.6%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
- 工信部:十年来,消费品工业规上企业数量增加23.7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