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降息”预期再落空 机构称有必要通过降准等引导LPR下行
虽然最新出炉的降息3月LPR未现下调,但市场预计,预期有必后续降准或降息以引导LPR下行仍有必要。再落
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空机2022年3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7%,通过5年期以上LPR为4.6%。降准
MLF(中期借贷便利)利率不降以及银行负债成本走高被视为制约本月LPR下行的等引导重要原因。3月15日,下行央行续做MLF时维持中标利率不变,降息“降息”预期随之落空。预期有必
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,再落2021年12月降准后1年期LPR与1年期MLF的空机利差进一步压缩至历史低值85bps,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是通过LPR维持不变的基础,而年初以来银行负债成本的降准提升进一步制约了LPR报价加点的压缩。随着政府债券发行放量、等引导银行贷款投放力度加大、季末资金缺口扩大等多重因素下,银行超储率低位运行、同业存单利率快速攀升,银行负债成本有所走高。虽然央行通过超额续做MLF、加大逆回购投放规模来稳定短期资金面,但银行负债缺口扩大、负债成本上升仍然存在,阻碍了LPR下行。
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指出,从原因上看,LPR构成的MLF利率和加点均未满足下降条件。3月15日,央行等额操作100亿元逆回购和超额续做2000亿元MLF,中标利率分别为2.1%和2.85%,与此前持平。政策利率未下调,预示着本月LPR报价大概率保持不变。另外,年初以来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在本月未进行降准、降息的情况下,银行受资金成本约束,点差压降未能达到导致LPR下降的最小5BP步长。
则认为,上周MLF续做未降息反映出近期央行对于前期政策效果基本满意,且美联储首次加息落地前后,权益和汇率市场的波动也需要央行在政策取向上,把“以我为主”和适度谨慎结合起来。
不过,在国务院金融委通过专题会议向市场派发定心丸的背景下,尽管3月MLF和LPR均保持不变,市场对后续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依旧强烈。
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,会议指出,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,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,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。
指出,如果不以降息传递信号,其他货币政策渠道稳增长政策或需大幅加码,尤其是基础货币扩张,否则信贷无从稳起。该机构认为,如果只看降息一个渠道,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或需再连续下调(累积再下调20-30及10基点)才能支撑货币信贷增速、防止居民房贷负担进一步上升。如果不降息,其他渠道稳增长政策或需大幅加码。在货币政策层面,需要推动基础货币扩张,否则可能难以实现金稳委提到的“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”。
指出,“主动应对”代表了近期会有货币政策针对性的落地,而“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”则代表了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,即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。这种情况与去年8月召开金融机构信贷形式分析会后,央行新增3000亿支小再贷款额度的操作类似。
该机构指出,在疫情、俄乌冲突等不确定冲击影响下降的情况下,放松货币政策的性价比更高。此外,3月FOMC中美联储已经大幅调降年内经济增速,意味着下半年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亦将凸显,届时美联储货币政策也将由紧转松,为国内宽货币政策腾出更多空间。
中信证券则认为,由于3月MLF与LPR下调预期双双落空后,为了进一步刺激需求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降准政策值得期待。一方面,银行超储率下行至1.2%左右,限制了新增贷款规模扩大;另一方面,近期NCD利率回升到1月降息前的水平,银行负债成本走高制约了LPR下行,企业降成本缺乏引导。如果降准落地,将缓解超储下行压力同时控制银行负债成本,从供需两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此外,2月金融数据总量弱、结构差,尤其小型企业PMI的快速下行、城镇失业率回升,稳主体、保就业仍然需要货币宽松操作,叠加3月疫情散点多发,降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一步上升。
(责任编辑:王晨曦)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中方回击!
- 工信部:建立汽车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
- 日本黄金零售价创历史新高
- 中科院停用中国知网?中科院图书馆承认,知网否认
- “未来车”驶上“法治道”,上海立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
- 俄11个机场航班禁令延长至4月25日 均位于南部和中部
- 人民币兑日元逼近20大关:日本央行离干预汇市还有多远?
- 英媒:通胀飙升使全球负收益债务减少11万亿美元
- 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,上海生物医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图谱
- 京东上海徐汇华石营业部已正常运营
- 国家发改委:将明确煤炭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
- 一季度广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.1%
- 降准要来?国常会定调!为何降,降多少?信息量大
- 分析师预计三星9月份开始销售搭载LG面板OLED电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