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牙利系内陆国,欧盟长期依赖华约时代遗留的第轮“德鲁日巴管道”和传承下来的俄罗斯折扣价石油维持能源供应(占比高达65%)。因此,制裁让其牺牲本国利益配合“欧盟一盘棋”,俄罗的斯为石油确有些勉为其难。
为此,何放欧尔班提出在欧盟对俄罗斯的过条管道石油禁令中,匈牙利需要延长“豁免期”至2025年,欧盟并要求由欧盟提供8亿欧元左右的第轮“替代方案补贴”。这个“小目标”被大多数欧盟成员国认为是制裁“可以理解”和“好商量”的,也得到诸如斯洛伐克等欧盟内陆国或海运不便国家的俄罗普遍“同情”。
而所谓“大目标”,斯为石油则包括此前欧盟外长特别会议期间,何放欧尔班希望获得150亿至180亿欧元的过条管道投资,才能放弃使用俄罗斯石油;与此同时,欧盟欧尔班还“控诉”欧盟“滥用权力强加于人”。
这被欧盟内部普遍认为是“漫天要价”。
在此次决议通过前,许多分析认为,此次欧盟对俄制裁方案能否如期在5月底通过,关键就在于匈牙利和欧尔班如何权衡“大目标”和“小目标”间的平衡点和止损点。
事实证明,不宜高估欧盟“一票否决”机制的杀伤力——第六轮制裁最终方案实际上仅部分满足了匈牙利“小目标”的要求,且忽略了此前被认为“可能到手”的约8亿欧元补偿,匈牙利仅获得“豁免期”这个“小目标中的小目标”。
这是因为,俄乌冲突爆发后,欧盟大多数国家决策层和社会面亲乌倾向性十分鲜明,尽管匈牙利“顾及本国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”的想法在欧盟范围内不乏同情者,但其试图“一对二十六”否决“第六轮”决议通过,却让其在欧盟范围内几乎“找不到朋友”。
正因如此,在终有所得后,匈牙利和欧尔班“鸣金收兵”。
▲5月24日,匈牙利多瑙河炼油厂设施。图/新华社下一步是天然气?
落实“第六轮制裁方案”后,欧盟将基本中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(至2022年年底),完全中断从俄罗斯进口煤炭(至2022年8月),若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品,能源短缺的现状势必会给欧盟内部带来一些矛盾。
而对于市场上“会不会有第七轮制裁”的猜测,也将让欧盟内部“头疼”一阵。从目前一些国家的表态来看,欧盟内部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也不太统一。
最积极制裁俄罗斯的东欧“前线国家”,如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、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等认为,“第七轮”必须有,且必须包含杀伤力最大的天然气禁运。
而更多欧盟国家领导人则较为稳妥。如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认为,“第六轮”落实后“应该歇一歇”;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则表示,讨论“第七轮”是可以的,但“天然气禁运难度太大、代价太高,至少‘第七轮’不应把天然气包含在内”。